心血管保健諮詢網


肺癌-初期症狀前兆治療存活率



肺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之首,已取代肝癌成為國病,其中罹肺腺癌患者中,不吸菸女性逾9成,成女性罹癌殺手。國衛院、中研院和台灣大學等共組研究團隊,公布不吸菸罹肺腺癌女性的最新風險分析結果,其中以肺結核病史罹肺腺癌風險為一般人的2.9倍最高,家族史2.6倍居次,二手菸暴露為1.3~1.5倍;使用廚房抽油煙機者較未使用者風險降低43%。

研究團隊主持人之一、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長熊昭,在中研院主辦的「2014健康論壇」上報告不吸菸的女性肺腺癌風險分析,她說鳳飛飛、羅曼菲等名人都不吸菸卻罹肺腺癌病逝,廚房油煙被視為女性肺癌初期症狀風險之一,該團隊以平均每天煮2餐、持續10年的女性為基準,發現煮食次數愈多、時間愈長者,罹癌風險為前者的1.78倍,有使用抽油煙機者,可降低43%的罹癌風險。

肺癌初期症狀及前兆有哪些?

肺癌就是指長在氣管、支氣管與肺臟的原發上皮性惡性腫瘤,癌也是唯一全球性的,與日俱增的癌。一般來說,其長期的存活率比其他癌症為低。以台灣為例,從民國58年到了民國89年,31年裡死亡率就增加了8.6倍。肺癌初期症狀及前兆視腫瘤長出的位置而異,臨床上:

  1. 位於肺門附近的肺癌稱中央型,約佔四分三,生長於支氣管的小分支的為周圍型,約佔四分之一,以腺癌較為常見。
  2. 中央型的肺癌長在氣管或大支氣管內,較易阻塞氣體的出入,並刺激支氣管壁,而造成咳嗽、咳血痰或阻塞性肺炎等症狀。
  3. 周圍型的長在肺的周邊部位,初期幾乎沒有症狀,通常等到腫瘤大到一定程度,才出現胸痛、肋膜積水、呼吸困難等症狀。
  4. 有5%的肺癌患者甚至在確定診斷時並無臨床症狀。

空氣污染和吸菸人口的增加,肺癌手冊提到這是促使直線上升的重要因素。吸菸是引起的主要原因之一,男性吸菸者得的機會為不吸菸者的十倍(女性是五倍,可能女人菸量較小之故)。一旦停止吸菸,危害的機會就會減少。;但約需15年後,這些以前曾經抽過菸的人罹患的危險率才會接近於不吸菸者的水平。

此外,有25%不抽菸者得肺癌是因為吸了二手菸所造成,長期接觸二手菸得的機會約為不吸菸者的兩倍。此外若干礦苗的放射線、石棉、熱焦油煙氣、工廠煙塵、污染空氣中的氧化碘、鎳、鉻化物、汽機車所排放廢氣中的苯及多環芳香烴等也是導致的原因。華人女性肺腺癌比西方國家多,可能與烹飪食物過程所產生之油煙污染以及燒香等習俗有關。以國泰醫院為例,2005年病患中,男性病患與女性病患比例約為70%與30%,年齡層多集中於60歲至79歲之間,腫瘤期別多集中於第三期及第四期。

肺癌治療以及存活率

在病理組織學上可分為4種主要類型︰

其中吸道症狀與年長者並無顯然差異,但是上腔靜脈症候群、骨頭疼痛、中樞神經系統障礙等侵犯性及轉移性症狀都較常見。由於腫瘤本身極為惡性、早期發生轉移、預後極差。小細胞肺癌病患被發現時,通常已經有廣泛擴散及遠處轉移,所以並不適宜單獨以手術做治療或做放射治療。至於化學治療的效果不錯,一般來說侷限性小細胞經治療後平均之存活率為14 ~ 16個月,廣泛性小細胞則為6 ~ 8個月。不過,也有12%之侷限性小細胞經完整化學及放射治療後,有5年以上的存活率。 

一般來說,如果病人狀況許可,在IIIA期以前都可先手術切除腫瘤,必要時再加上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其中I期接受手術切除後之5年存活率接近60%。其他分期手術治療後之存活期一般不超過2年。IIIB期以後之肺癌不適宜手術治療,只可給與姑息性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近幾年陸續有化療新標靶藥物問世,用於身體狀況較佳之病患已可使存活期及症狀改善。

肺癌雖具有高死亡率與發生率逐年增加等特性,但由於與香菸之高相關性,戒除香菸仍是首要之務。由於早期都沒有症狀,所以對於高危險群之長期吸菸患者,應定期接受胸部X光與痰液細胞學追蹤檢查,以期早期發現,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癌症  肺癌  胃癌  子宮頸癌  甲狀腺癌  食道癌  血癌

心血管保健諮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