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保健諮詢網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異常疾病﹐和遺傳有關﹐臨床表現亦有多種變化。一般認為糖尿病是由於遺傳﹑環境﹑化學毒素以及微生物等因素交互影響﹐造成體內胰臟分泌胰島素不足﹐或體內對胰島素產生抗拒性。 


致使對於醣類的利用能力減低甚至完全無法利用﹐造成血糖過高﹐尿中有糖的現象。

同時也造成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不正常。其實糖尿病是有跡可尋的,並不似大家所想像的,只要充分認識它,注意衛生保健及均衡營養,控制體重,並定期健康檢查。平常注意疾病的預防,比生病才四處求醫治療更為經濟﹐也更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世界衛生組織將糖尿病分為四種類型:

1型糖尿病 (type 1)、2型糖尿病 (type 2)、續發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雖然每種類型的糖尿病的癥狀都是相似甚至相同的,但是導致疾病的原因和它們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卻不同。目前,1、2型糖尿病尚不能完全治癒,但是自從1921年醫用胰島素發現以來,糖尿病得到了很好的治療和控制。目前糖尿病的治療主要是飲食控制配合降糖藥物(對於2型糖尿病)或者胰島素補充相結合治療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後自癒。

1,2型糖尿病的比較

 

第1型糖尿病

第2型糖尿病

發病年齡

通常在30歲以前,但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

通常在40歲以後,但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

主要致病機轉

貝他細胞被自體免疫破壞

胰島素作用不足

發病情形

通常急遽,症狀典型。

漸進式,通常無症狀。

患者體型

消瘦

正常或肥胖

臨床表現

體重減輕、多尿、頻渴

初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

血糖控制

常起伏不定

較易控制

酮酸中毒

容易發生,尤其是發病時及中斷胰島素注射。

很少發生,除非併發感染或急症。

自體抗體

ICA陽性
Anti-GAD65陽性
ICA512陽性

ICA陰性
Anti-GAD65陰性
ICA512陰性

環境因素

病毒、有毒物質

肥胖、缺乏運動

治療方式

使用胰島素

改變生活型態、口服抗糖尿病藥或胰島素。

慢性併發症

發病五年後可能出現

診斷時即可能出現

自我免疫疾病關聯性

多數有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族群

  1. 遺傳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險因子。有家族遺傳病史者,一定要更加注意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2. 體重過重,體內胰島素的工作效率會大打折扣;特別是腰圍過粗﹑腰臀比過高者,是糖尿病高危險群
  3. 年齡越高﹐罹患糖尿病機率越大
  4. 懷孕時有血糖過高或葡萄糖耐受不良(妊娠糖尿病)﹔或產下4000克以上的嬰兒者
  5. 飲食不規則,喜歡暴飲暴食者,容易擾亂新陳代謝﹐得到糖尿病的機會較高
  6. 不論是先天生胰臟障礙或後天性胰臟功能受損者,會影響胰島素的分泌,進而影響血糖正常,所以通常較容易罹患糖尿病。
  7. 壓力會刺激腎上腺素或副腎皮質激素分泌﹐引發對抗胰島素的作用,阻礙胰島素正常的功能,長期下來,可能擾亂新陳代謝及增加胰臟負擔﹐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率
  8. 酒精會嚴重傷害肝機能,也會影響胰臟機能,最後引發酒精性胰臟炎,造成胰臟功能障礙,如此一來,也較易成為糖尿病的受害者。


最近也有研究認為﹐嚼檳榔不但會增加罹患口腔癌的機率﹐也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會,美國糖尿病學會專家委員會建議年齡45歲以上,如果糖尿病篩檢正常每三年再篩檢一次。而年齡45歲以下有下列情形,建議篩檢:

  1. 肥胖:體重≧120%理想體重或身體質量指數(BMI)≧27kg/㎡。
  2. 一等親有糖尿病史。
  3. 妊娠糖尿病史,或新生兒體重>9磅之母親。
  4. 高血壓(≧140/90mmHg)。
  5. 高密度膽固醇濃度≦35mg/dl或三酸甘油脂≧250mg/dl。
  6. 葡萄糖耐受不良


糖尿病飲食  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病症狀  血糖控制

心血管保健諮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