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保健諮詢網


胃癌初期症狀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十年來的統計,癌症已超過腦血管疾病,居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其中胃癌僅次於肝癌、肺癌及結直腸癌居第四位。民國 85年,台灣死於胃癌的人數為 2519人,其中男性有 1712人,女性有 807人,所以對於胃癌初期症狀可不容忽視;以全世界而言,日本的死亡率居第一位,其次為智利等中南美洲及東歐國家。好發年齡以 40~80歲佔大多數,男性比女性來得多,然而近年發現年紀在 40歲以下者亦不在少數,尤其是年青的女性。據統計,低收入階層患胃癌症徵兆的比率要比高收入者為高。 


胃癌約佔胃內腫瘤的95%以上,其中95%以上是由胃黏膜上皮細胞形成之胃腺癌,依癌細胞侵犯深度又可分為早期性及進行性。

由胃的黏膜細胞不正常的繁殖與增生所形的。胃癌初期症狀只是胃壁稍為增厚,該處黏膜功能雖然消失,但相對整個胃而言很難產生警訊。因此,初期病人沒有特異性的症狀,在初期沒有顯著的自覺症狀與特異性極易被忽略掉。

最常見的臨床胃癌初期症狀是消化不良,肚子不大舒服或是上腹疼痛,輕微的噁心、反胃、 胃灼熱感、腹脹、打嗝、胃口不好、全身倦怠或者是下痢等,通常症狀若持續兩星期以上就應該請教醫師作進一步的檢查。

大多數病人到醫院求診時,多半在腹部摸到腫塊,或因胃口較差、體重下降,或甚至到了因胃幽門阻塞吃下東西就吐時,才找醫師作檢查。 這時癌細胞多半己深入胃部肌肉層,甚至轉移到其它器官,病情已十分嚴重了。又因胃癌生長的部位不同,它所呈現的胃癌症徵兆也不一致:

多數初期症狀與胃潰瘍相似。良性的胃潰瘍本身不是胃癌,若胃潰瘍經過內科藥物治療四週以上仍無進步,應考慮其即是惡性胃癌,就應該請教醫師,作進一步檢查。腫瘤長在胃的入口處賁門,在進食食物時,會造成吞嚥難的現象。若生長在胃的出口處幽門,會出現的症是上腹部飽脹或不適的感覺。

臨床上醫師檢查病人時,如發現貧血、糞便檢查呈潛血反應,若在觸診時發現腹部腫塊、 黃疸、腹水、頸部淋巴腺腫大或直腸周圍有結節狀硬塊,均表示是胃癌晚期轉移的現象,少數胃癌患者會有皮膚肌炎,黑色棘皮病、神經肌肉病變、或低血糖症等。 

基本治療胃癌的方法是外科手術,外科醫生視情況切除部分的胃或切除全部的胃,並切除胃附近一些組織。腫瘤及其周圍組織及淋巴腺的切除。胃癌初期症狀的診斷並儘早接受手術,可得到較好的預後。早期胃癌在手術後有超過90%的病人能活超過五年以上,而進行性胃癌之五年存活率,在沒有淋巴腺轉移者佔33%,合併有淋巴腺轉移的胃癌僅佔14%。

如果臨床上已有腹水、黃疸或腹部上摸有腫塊的,通常表示無法切除,但如發生大出血、胃穿孔或胃阻塞現象.仍應作輔助手術。 

胃食道逆流  腸胃炎  胃癌  胃脹氣

心血管保健諮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