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保健諮詢網


胰臟發炎症狀有哪些?



每年冬季嚴寒時,總會聽到這樣的電視新聞稿報導,一名患者享用薑母鴨,因為吃得太急還喝酒助興,隔天腹部劇痛就醫才發現胰臟發炎症狀。為什麼胰臟炎容易登上新聞版面呢 ? 除了新聞傳播應該具備對大眾教育健康知識的責任之外,更重要的是因為這個疾病所可能帶來立即或是長遠的不良影響,所以有必要更加認識此疾病。

急性胰臟發炎症狀及治療

急性胰臟炎在腸胃道疾病方面是一個很常見的急性疾病,大部分的病例都是較不嚴重,經過內科性的支持治療可痊癒。但少數的病人屬於嚴重患者,甚至於需住進加護病房給予加強照護,此類病人則有較高的死亡率。其發生的原因為酒精性、膽道結石症、高三酸甘油酯血症、高鈣血症、外傷、手術後、施行完逆行性膽道胰管攝影檢查或其相關內視鏡處置、藥物性、屬於先天性的解剖上的構造異常或是遺傳基因性的缺陷、以及不明原因等。

常見的急性胰臟發炎症狀包括:

常見起因:

急性胰臟炎的治療:

  1. 禁食:必要時放置鼻胃管抽空胃液,以減少胰臟受刺激。
  2. 靜脈輸液:以維持體液及電解質平衡。
  3. 藥物使用:必要時使用止痛劑、抗生素等。
  4. 需要時需會診外科,行手術治療。

居家日常生活照顧之飲食種類及注意事項:

  1. 調整日常生活作息規律,避免過度疲勞。
  2. 依醫師指示按時服藥。
  3. 繼續門診追蹤治療。
  4. 禁止攝取酒精,以防胰臟炎再復發。
  5. 出院一個月內避免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以減少胰臟的負荷

慢性胰臟發炎症狀及治療

慢性胰臟炎是指胰臟因發炎反應,產生組織纖維化,而導致胰內分泌及外分泌組織不可逆的永久性破壞。最常見的原因是酗酒。臨床上常見的表徵除了胰內分泌及外分泌功能不全的症狀外,最令病人及醫師困擾的是腹部疼痛。腹部疼痛機轉即是慢性胰臟炎病患需要手術治療的主要適應症。然而由於慢性胰臟發炎產的疼痛至今仍不甚了解,沒有一種說法能完全的解釋這種疼痛,因此也沒有所謂標準的治療方法,往往因病人的病因及胰臟本身的解剖變化而採用不同的手術治療。治療的預後也因而難以預測。

常見的慢性胰臟發炎症狀包括:

  1. 疼痛:大部份(95%)的病患都會有腹部疼痛。主要疼痛的位置是上腹部。其中一半以上的病人亦會有背痛。進食通常會加劇腹痛,因此病人的體重減輕及營養不良常是因怕疼痛而不敢進食引起的,並非胰外分泌功能不足引起的。
  2. 胰外分泌不足症狀:脂肪及蛋白質的消化會受到影響而產生脂漏便(steatorrhea)及氮素漏便(azotorrhea)或蛋白質漏便(creatorrhea)及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則因有唾液澱粉脢的關係而較不受影響。通常要90%以上的胰組織破壞後才會產生外分泌功能不足,因此這些症狀的出現都較晚。
  3. 胰內分泌不足症狀:有2/3的病人會有不正常的葡萄醣耐受試驗,及一半的病人會產生的醣尿病。這類疾病通常容易用藥物控制,但也因病人常喝酒及禁食而產生低血醣的危險。
  4. 其他合併症症狀

慢性胰臟炎的病因:

  1. 喝酒
  2. 胰管阻塞:先天或後天性胰管狹窄分胰症(pancreas divisum)腫瘤阻塞瓦特壺腹發炎
  3. 遺傳性
  4. 高血鈣症
  5. 蛋白質缺乏性的營養不良
  6. 囊性纖維化(cystic fibrosis)
  7. 胰創傷
  8. 其他及不明原因


目前大部份的醫生都根據疼痛是因胰管或胰組織壓力增加而引起疼痛的理去治療病人。內科療法除了疼痛藥之外,可給予口服胰消化脢或其他藥物如(octreotide)以減少胰液的分泌,也能使一部份的病人達到緩解。至於外科療法的地位及時機,目前仍有些爭論。

胰臟發炎一旦發生,一定要尋求醫師協助,診斷出是急性或是慢性胰臟炎的發作,同時給予適當的治療,並且與醫師合作共同找出最可能病因,如此才能避免將來反覆的發作。因為如果僅是急性卻任由它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將會導致慢性胰臟炎的形成,慢性又會造成生活健康上的許多不適感與後續更嚴重的併發症,所以如果能在急性階段就正確診斷與治療,努力預防則最大的好處就是能預防惡化成慢性。至於慢性的臨時急性發作惡化,如果能及早診斷並且控制得宜,也能減緩胰臟功能慢慢流失。 

癌症  淋巴癌  卵巢癌  胰臟癌  黑色素細胞癌  攝護腺癌 

心血管保健諮詢網